Web2.0的概念这里不用再多提了,其重要的一点在于社会性。也就是人人参与,大家分享。
Mobile2.0也有很多人讨论。简单的说是web2.0在移动通讯领域中扩展。这里的扩展不光是技术上的,比如我以前提到过得mobile ajax也就是手机浏览器对Ajax技术的支持;而我更想说的是moible2.0带来的Social Network的更广泛的应用。Web2.0可以说是静态,因为大部分情况下Web2.0的参与者都是坐在家里或者办公室电脑前的;也就是Web2.0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是不变的。这实际和我们实际的社会是相被的:社会中各个节点的交流无时无刻都会产生,而交流的双方也经常在变,而这里有必然,也有偶然性的因素。就像生活中的人们:同事之间彼此认识所以交流是必然的,也会有因为一些社会活动偶然相遇而交流。还句话说,讨论节点的社会性,就不应该脱离节点运动性的存在。就像4G网络必然会将有线和无线无缝结合一样,Web2.0终会走向Mobile2.0,而后者才能更好的吸引人人参与,也才是社会性的真正实现。(现在的mobile blogging就是一个引子。)
进一步思考,这让我联系到无线网络中的ad hoc网络,也就是无基站自主网络。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有移动性,每个节点都有自主性,每个节点都可以是传输信息的router。关于Ad hoc网络,有兴趣可以看看我的论文。目前我能想到的mobile ad hoc 2.0的影子一个是mobile p2p和nokia的mobile web server,这两个也许算是技术型的话题,但是如果你仔细去看的话,希望大家能理解到Mobile Ad hoc 2.0让人们不光是参与,而且有一天会是能够脱离有线网的自主式交流。
再重新整理一下我的思路:
web2.0注重社会性,mobile2.0(也就是无线和有线的结合)必然是其未来发展的方向。这两者都是从应用这一层来说的:目前有线网络的应用必然会拓展到无线网络。MySpace现在和无线网络提供商合作就是一个例子。
而提到mobile ad
hoc网络的概念确实只能算是有个理想的东西,这不并不是单单从应用层来考虑的,而是联系到无线网络的发展。adhoc网络是无线网络研究的一个热点,其核心概念之一是网络不存在任何基站,路由器,AP之类的东西,网络中所有节点都自主寻址,参与路由。我感觉这一点和web2.0有点相似,而且如果ad
hoc网络普及(或者到了4G网络)的话,必然会是对web2.0应用的推动。设想myspace现在大部分都是有线网络用户在用,以后大家用手机网络一样访问myspace,在以后大家通过类似ad
hoc的网络随时随地都可以访问。
写这些,原因之一是觉得我们可以跳开现在固定思维想的多些,其二是大家都在以web2.0应用来思考新的应用,也许可以从无线网络的发展来考虑。应用和网络基础建设相辅相成。(当然,这些考虑并不是今天想好,明天就能做好,后天就能上线的事,因为涉及的因素很多。)